Латеолабракс японский

鲈鱼

Japonicus

花鲈(学名:Lateolabrax japonicus),是花鲈科花鲈属鱼类。花鲈身体延长,侧扁,略呈纺锤形;吻较长,尖而突出;下颌比上颌突出,前盖骨后缘有锯齿;身体背部青灰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在侧线以上及背鳍上散布黑色斑点;体被鳞,不易脱落;各鳍灰白色或灰黑色,背鳍条部后缘黑色;尾鳍浅叉形,边缘黑色 [6]。又名烂鲈、脆鲈、鲈鱼 [7]

花鲈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在中国沿海及各大通海江河均有分布,常栖息于河口。暖温性底层鱼类,常溯河洄游到淡水水域觅食,秋末到河口产卵,冬季回到近海。花鲈性凶猛,摄食小鱼、甲壳动物等 [8]。产卵期为9月中旬―11月,但也有极少数个体在4月产卵,产浮性卵。产卵地点于河口相邻海区的近岸 [9]

花鲈是次要经济鱼类,是近海重要渔业对象,其鱼肉鲜嫩,除鲜销外还可制成咸干品,但在港养中是主要敌害,能吞食大量对虾及梭鱼苗 [10]。花鲈性味甘、平,具有益脾胃,补肝肾,健筋骨,安胎之功效;适合慢性胃痛、脾虚泄泻、消化不良、消瘦及胎动不安者食用 [11]

相关星图

查看更多

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共166个词条4.2万阅读

鲱是鲱形目鲱科鲱属鱼类,又名青鱼,青条鱼,太平洋鲱鱼。体延长而侧扁。口小而斜,侧上位;眼有脂膜。腹缘有弱小棱鳞;背鳍始于腹鳍的前方,尾鳍深叉形;体被薄圆鳞,鳞片较大;腹部钝圆,无侧线;腹缘有弱小棱鳞。背侧为蓝黑色,腹部为银白色。鲱广泛分布于北纬30°至亚北极海域。在中国见于黄海、渤海海域。平时栖息在较深海。肉食性,以桡足类、钩虾、多毛类幼体等浮游动物为食。春季产卵,沉性粘着卵,怀卵量为3—10万粒。鲱在历史上产量波动很大,捕捞有拖网和围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体内多脂肪,供鲜食或制罐头食品,鱼卵巢大,富营养价值,为重要出口水产品之一。具有医药价值,可补虚利尿,解毒。主治肺结核,浮肿,小便不利,荞麦中毒。金色沙丁鱼金色沙丁鱼,鲱形目,鲱科,国内分布 在台湾。远东拟沙丁鱼远东拟沙丁鱼,又名斑点莎脑鱼,为辐鳍鱼纲鲱形目鲱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印度太平洋、东大西洋区,包括南非、东非、朝鲜半岛、日本、中国、菲律宾、美国西岸、加拿大西岸、中美洲、南美洲西岸等海域。大群集结,一群鱼有四、五万尾似乎很常见。以滤食浮游生物维生。鳓鳓是鲱形目锯腹鳓科鳓属鱼类,别名白鳞鱼、曹白鱼、自立鱼、长鳓等。身体延长,侧扁而高,背部窄;头顶平坦,有隆起的骨棱;口上翘;脂眼睑发达,遮盖眼的一半;体被薄圆鳞,易脱落,腹部有锐利的棱鳞;无侧线。身体背部灰青色,体侧和腹部银白色;有1个背鳍,浅青色,有黑色小点;尾鳍叉形,青黄色,后部也有黑色小点;背鳍和尾鳍边缘灰黑色,其余鳍颜色较浅。鳓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东海最多。近海暖水性洄游鱼类,喜群居,白天在中下层水域活动,晚上或阴天在中上层水域活动,有时进入河口或低盐度水域。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则捕食虾、蟹、头足类、多毛类、小鱼等。产卵期为4—7月,主要产卵期在5—6月。鳓是中国沿海主要的经济鱼类,是流刺网作业的重要对象之一,也是大洋网、拖网的重要兼捕对象。肉细味美,含脂肪量高,鲜、干、腌制均可食用。全鱼均可入药,性平,味甘。归肺、脾经。具有养心安神,健脾益胃,滋补强壮的功效,主治神经衰弱,心悸怔仲,脾虚腹泻,食欲不振。

花鲈的做法

共65个词条3.8万阅读

清蒸鲈鱼

清蒸鲈鱼的烹饪技巧以蒸菜为主,口味清淡,是广东省特色传统名菜之一。属于粤菜系,以鲈鱼为制作主料。鲈鱼富含多种营养价值,是淡水鱼中含DHA量最高的,因此清蒸鲈鱼最补脑。选用一斤左右的鲈鱼,蒸的时间恰到火候,鱼肉刚熟,细嫩爽滑,鱼肉的鲜美完全的呈现。汤汁带着米酒的甜,豉油的香。宋嫂鱼羹宋嫂鱼羹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道风味传统名菜,属于浙菜系-杭帮菜;该菜品创制于南宋淳熙年间。宋嫂鱼羹通常将鳜鱼或鲈鱼蒸熟后剔去皮骨,加上火腿丝、香菇、竹笋末、鸡汤等佐料烹制而成。该菜品出炉后,色泽油亮,鲜嫩滑润,味似蟹肉。鲈鱼汤鲈鱼汤是一道汤类美食,以鲈鱼、女贞子等为原料,以胡椒粉、味精、盐等为调料。该道菜通过将食材倒入锅中炖煮制作而成。红烧鲈鱼红烧鲈鱼,是一款家常菜品,主要材料有鲈鱼等,辅料为豆豉,调料为大葱、姜、花椒、香叶。

常见平性水产品食物

共17个词条10.2万阅读

鲤,是鲤形目鲤科鲤属淡水鱼类。体长形,侧扁;腹部圆,头较小;体背灰黑或黄褐色,体侧带金黄色,腹部灰白色;背鳍和尾鳍基部微黑,尾鳍下叶红色,偶鳍和臀鳍淡红色,但色彩常因栖息水体不同而有变异。鲤因其鳞有“十”字文理,故名。“鲤”为“利”的谐音,故称鲤鱼为“元宝鱼”。鲤除中国西北高原的少数地区外,在各水系均有分布;亚洲和欧洲的自然水体也均有分布。栖息于河川中下游、湖沼、水库等水流静止的水域,尤其喜好营养丰富、底层或水草繁生的水域。鲤适应性强,耐寒、耐碱、耐缺氧,能生活在各种不良环境中,性活泼而善跳跃。鲤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以藻类、水生植物及螺蛳、河蚌、水生昆虫的幼虫等为食。鲤产卵期因地区而有不同,一般为4-5月,最迟可至6月产卵,卵粘性。鲤寿命长,有的个体能活几十年。中国的鲤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诗经》中记载到“岂其食鱼,必河之鲤”,“鲤鱼跃龙门”是中国人民传颂的经典故事,讲述了鲤鱼逆流而上、勇于尝试跳跃并最终团结合作跃过龙门的奋斗历程。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团结协作的精神,被后人用来比喻成功和努力奋斗的意志。同时,鲤鱼也被视为中国鱼文化的代表和国鱼。鲤具有抗逆性强、分布广,易于养殖,养殖成本低和易加工等特点。鲤色彩绚丽,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河流、湖泊水质污染,加之黄河断流等问题,鲤资源有下降的趋势,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收录,列为易危(VU)。鲫鲫(学名:Carassius auratus)是鲤科、鲫属鱼类,体长46.9-255毫米。体长椭圆形,侧扁,背鳍始点处体最高,腹缘窄而无皮棱;眼侧中位,后缘距吻端较近。眼间隔宽凸。前、后鼻孔相邻,位于眼稍前方。口前位,斜形,下颌较上颌略短。唇发达。无须。鳃孔大,侧位,下端达前鳃盖骨角下方。鳃盖膜相连且连鳃峡。鳃耙外行发达,有许多小突起;内行宽短。螺分2室。肛门位于臀鳍始点略前方。背鳍始于体正中央的稍前方;臀鳍短,始于倒数第6-7背鳍条基下方;最后硬刺似背鳍硬刺;胸鳍侧位而低;腹鳍始于背储始点略前方;形似胸鳍;除少数小鱼外,均不达肛门。尾鳍深又状,叉钝圆。鲫为温水性鱼类。鲫喜在水的底层活动。鲫对低氧的适应能力很强,是杂食性鱼类,幼鱼阶段食性与成鱼相似。鲫的成鱼主要食有机碎屑、水草、植物种子,另有相当数量的摇蚊幼虫、枝角类和桡足类,也食商品饲料。鲫为多次性产卵鱼类。鲫分布于中国除青海 、西藏外的各大流域 、湖泊 。在北美洲、欧洲、非洲、印度、韩国、日本有引种。鳊鳊是鲤形目鲤科鳊鱼属的鱼类动物。又称长春鳊、长身鳊。鳊鱼体高,甚侧扁,呈长菱形,腹部自胸基部下方至肛门具腹棱,尾柄宽短。头小,侧扁,略尖,头长远较头高为小。吻短,吻长大于或等于眼径。体很侧扁,故名鳊鱼。鳊鱼在中国东部平原区南北各水系均有分布。鳊鱼生活于水的中下层。幼鱼以浮游动物和藻类为食,成鱼则主要以水生高等植物为食。一般2冬龄鱼开始性成熟。产卵期在4—8月。在一定流水条件中产漂浮性卵。生长不十分快。常见者重1市斤左右,最大可长到4市斤。鳊作为一种典型的产漂流性卵鱼类,鳊的繁殖活动对水温和水流的要求比较高,受江河水电开发影响,鳊的自然繁殖规模明显下降;再加上过度捕捞和江河阻隔等因素影响,鳊的种群数量不断下降,并且低龄化、小型化趋势明显。鳊鱼是一种名贵的经济鱼类。可作为饲养对象。脂肪丰富,肉味鲜美,是群众爱好的食用鱼。海鳗海鳗是鳗鲡目海鳗科海鳗属鱼类。海鳗身体延长,头呈锥状,吻尖而突出,眼椭圆形;躯干部近圆柱状,身体背部及体侧深褐色或银灰色,腹部乳白色;体表无鳞,皮肤光滑;侧线孔明显;背鳍、臀鳍、尾鳍发达并相连,边缘均为黑色;胸鳍发达,尖而长,浅褐色;尾部侧扁。雌性海鳗比雄性的体型大。海鳗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印度西太平洋亦有分布,多栖息于泥沙底质的低潮区或岩礁周围,有时进入河口区和淡水水域。海鳗游泳迅速,性凶猛,洄游分2个群体,第一群体主要是做南北洄游;第二群体是在济州岛西南方海域越冬的鱼群。海鳗为肉食性,主要摄食虾、蟹、小鱼。海鳗产卵期为5~11月,浙江中南部7-11月,福建4-7月,产浮性卵,卵圆形。海鳗寿命可达15年。海鳗为中国重要海产鱼类,其肉细嫩鲜美,含脂量高,为上等食用鱼类,干制的海鳗鳔可作鱼肚。除鲜销外,还可制罐头或加工成鳗鱼鲞。海鳗鳔、脑、卵巢、血、卵籽可入药,对胃病、风湿病等有疗效作用。

动物中的“部落群居”

共32个词条6211阅读

北极海鹦

最大的群落巢穴可达110万个,数量可达400万只印度灰叶猴结群生活,可达几十只胡狼偶尔聚集,一般一夫一妻生活大西洋鳕鱼产卵季节能产高达900万个卵

常见的鲈形目鱼类

共8个词条2.2万阅读

蓝点马鲛

蓝点马鲛,是鲭科马鲛属的一种。体修长,呈纺锤形;吻稍尖;颌齿三角形,锐扁;犁骨、腭骨具绒毛状齿;胸鳍短小;体被细小圆鳞;腹部大部分裸露无鳞;体背侧蓝绿色,腹侧银白色。蓝点马鲛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海域,在日本北海道以南海域、朝鲜半岛海域及西北太平洋温暖水域也均有分布。主要栖息于近海中上层。蓝点马鲛行动敏捷,性凶猛,善于长距离游泳,喜集群。主要捕食小型鱼类及数量较少的头足类和甲壳类。产卵期4-7月,分批产卵,怀卵量约55万-85万粒,产卵和越冬时进行长距离洄游,产卵后即在附近海域索饵,入秋后,回到外海越冬。蓝点马鲛是中国海洋捕捞对象中重要的经济鱼类,是中国北方渔业资源研究和管理的重点鱼种。蓝点马鲛的肝是提炼鱼肝油的原料。其肉坚实味鲜美,营养丰富,多成餐桌佳肴,深受人们喜爱。除鲜食外,也可加工制作罐头和咸干品。花鲈花鲈(学名:Lateolabrax japonicus),是花鲈科花鲈属鱼类。花鲈身体延长,侧扁,略呈纺锤形;吻较长,尖而突出;下颌比上颌突出,前盖骨后缘有锯齿;身体背部青灰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在侧线以上及背鳍上散布黑色斑点;体被鳞,不易脱落;各鳍灰白色或灰黑色,背鳍条部后缘黑色;尾鳍浅叉形,边缘黑色。又名烂鲈、脆鲈、鲈鱼。花鲈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在中国沿海及各大通海江河均有分布,常栖息于河口。暖温性底层鱼类,常溯河洄游到淡水水域觅食,秋末到河口产卵,冬季回到近海。花鲈性凶猛,摄食小鱼、甲壳动物等。产卵期为9月中旬―11月,但也有极少数个体在4月产卵,产浮性卵。产卵地点于河口相邻海区的近岸。花鲈是次要经济鱼类,是近海重要渔业对象,其鱼肉鲜嫩,除鲜销外还可制成咸干品,但在港养中是主要敌害,能吞食大量对虾及梭鱼苗。花鲈性味甘、平,具有益脾胃,补肝肾,健筋骨,安胎之功效;适合慢性胃痛、脾虚泄泻、消化不良、消瘦及胎动不安者食用。隆头鱼隆头鱼属于鲈形目隆头鱼科,广布於全世界热带和温带海域,以珊瑚礁中为最丰富。隆头鱼具有共生性,会为大鱼提供价廉质优的服务。它们会在海洋中建造“清洁站”,通过捡食其他鱼类身上的寄生虫和老化的组织来获取养分。刺尾鱼科刺尾鱼科(学名:Acanthuridae)是鲈形目所属一科鱼类总称,其科名由来,是该科鱼类尾柄上具有一个或数个硬棘,其锋利如外科手术刀,不小心碰到时皮肤很容易被划破流血,故称“刺尾鱼”,在国外也称它为「外科医生鱼」。体呈卵圆形或长椭圆形,侧扁;尾柄细而有力。口小,端位,具一列密生的门齿状之齿或细长的刷毛状齿。体被小栉鳞,有些固生于皮肤,使表皮粗糙如砂纸,故中文俗称之“粗皮鲷”; 全世界计分为2亚科,刺尾鱼亚科(Acanthurinae)及鼻鱼亚科(Nasoninae),共6属82种(Nelson,2006年数据)。中国产于南海,计6属约82种。中文名花鲈拉丁学名Lateolabrax japonicus别    名鲈鱼、花寨、板鲈、鲈板、中国花鲈、鲈子鱼、鲈、脆鲈 [7]、烂鲈、七星鲈、日本真鲈、寨花、日本花鲈外文名Japanese Sea Bass、Japanese Seaperch(英文)
スズキ(鱸) [17](日文)同义学名Holocentrum maculatum、Labrax japonicusLateolabrax japonicumLateolabrax maculatusPercalabrax japonicusPercalabrax poecilonotus [18]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鲈形目科花鲈科 [6]花鲈属种花鲈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亚    目鲈亚目亚    纲辐鳍亚纲亚    科常鲈亚科亚    种无 [3]命名者及年代Cuvier, 1828 [3]

目录

  1. 1动物学史
  2. 名称来源
  3. 分类争议
  4. 2形态特征
  5. 3近种区别
  1. 4生活习性
  2. 5分布范围
  3. 6繁殖方式
  4. 7养殖技术
  5. 池塘条件
  1. 饵料投喂
  2. 苗种放养
  3. 水质调节
  4. 捕捞
  5. 8保护现状
  6. 9主要价值
  1. 食用
  2. 药用
  3. 经济价值

动物学史

播报

编辑

名称来源

鲈鱼,初见于《后汉书·左慈传》。李时珍对鲈鱼的描述:“黑色曰卢;此鱼白质黑章,故名。” [2]在体两侧的背缘常有黑色斑点,好像穿了一件花衣裳,故称为花鲈。 [1]

分类争议

传统观点认为,花鲈属于狼鲈科(Moronidae)日本真鲈属(Lateolabrax [13]

狼鲈科又名梦鲈科,为辐鳍鱼纲真鲈形系地位未定 [15-16](或传统分类鲈形目 [14])的其中一个科。依2017年《硬骨鱼支序分类法》,𬶮科(Sillaginidae)是狼鲈科的姐妹群 [15]

狼鲈科分类存在争议,依据Nelson(2006)分为3属,包括狼鲈属(Morone,也称为梦鲈属)、舌齿鲈属(Dicentrarchus)和日本真鲈属(Lateolabrax)。其中,日本真鲈属有2种,分布于亚洲,但一些学者认为应将日本真鲈属独立于一科,称为花鲈科(Lateolabracidae),属于拟金眼鲷目(Pempheriformes) [15-16]

后来,普遍认为花鲈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花鲈科(Lateolabracidae)花鲈属Lateolabrax),然而也有部分分类将其归入狼鲈科(Moronidae) [12] [19]

形态特征

播报

编辑

背鳍Ⅻ-Ⅰ-13,略分离;臀鳍Ⅲ-7~8;胸鳍Ⅱ-15~16;腹鳍Ⅰ-5;尾鳍Ⅵ-15-Ⅴ~Ⅵ。侧线鳞 70~80。鳃耙外行7~8+15~16,内行6~7+12。椎骨16+19。

花鲈花鲈花鲈花鲈花鲈花鲈

体长161~197.3毫米。体长梭状。中等侧扁,吻较长,尖而突出 [6];略呈纺锤形 [6];前背鳍始点处体最高;体长为体高3.7~4.2倍, 为头长3.1~3.2倍,为尾部长2.9~3倍。头亦侧扁;头长为吻长3.8~3.9倍,为眼径5.2倍,为眼间隔宽49~5.1倍,为口宽2.1~2.3倍。吻钝短。眼位于侧中线上方和头正中点稍前方。眼间隔平坦,中央微凸。前、后鼻孔紧互邻,前鼻孔距眼较距吻端近。口大,前位,下颌较上颌略长,有辅颌骨。前上颌骨能伸缩。上颌骨前端细;后端宽截形且外露,达眼中部下方。两颔、犁骨腭骨有短绒状牙群。舌圆、薄、游离。前鳃盖骨后缘锯齿状,角处及下缘有4个辐状棘。鳃孔大,侧位,达眼后半部下方。鳃膜略连,不连鳃峡。鳃膜条骨7。有假鳃。鳃耙细长,最长的长于鳃丝,内行小突起状。角舌骨上缘有一深凹刻。腰带骨后腋突长大于宽。肛门位于臀鳍始点稍前方。前盖骨后缘有锯齿;身体背部青灰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在侧线以上及背鳍上散布黑色斑点 [6]。长体被鳞,不易脱落 [6]

除口部与头腹侧外均被小栉鳞。模鳞长方形,后端稍圆凸且有椎状栉刺,鳞心距前端约为至后端3倍,向前约有6条辐状纹。背鳍基、臀鳍基有低鳞鞘。侧线1条,完整,前方高到尾柄为侧中位。

背鳍2,鳍基略连。前背鳍始于胸鳍始点略后方;第Ⅳ~V鳍棘最长,头长为其长2.3~2.7倍;后背鳍短,背缘斜形,头长为第3鳍条长2.2~2.5倍。臀鳍第2鳍棘最粗长,头长为其长2.4~2.5倍;第1鳍条最长,头长约为其长2倍。胸鳍侧下位,圆刀状,头长为第5~6鳍条长1.9~2.1倍,约达第7~8背鳍棘下方。腹鳍胸位,比胸鳍基位置稍靠后,左、右鳍间距约等于1眼径;头长为第l腹鳍条长1.8~1.9倍,远不达肛门。尾鳍钝叉状,微凹。各鳍灰白色或灰黑色,背鳍条部后缘黑色;尾鳍浅叉形,边缘黑色 [6]

鲜鱼背侧灰绿褐色,稀疏散有不大于瞳孔的黑斑;向下色渐淡,腹侧白色。奇鳍灰黄色;背鳍有黑斑且上缘灰黑色。偶鳍淡黄色。虹彩肌灰色,内缘银色或黄色。

腹膜白色。胃发达。无幽门盲囊。肠有2个折弯,体长为肠长1.4倍。鳔圆锥状,前端钝圆而后端尖。 [2]

近种区别

播报

编辑

花鲈宽身花鲈
特征身体延长,侧扁,略呈纺锤形;吻较长,尖而突出;下颌比上颌突出,前盖骨后缘有锯齿;身体背部青灰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在侧线以上及背鳍上散布黑色斑点体侧扁,略呈卵圆形,特征是头部具黄色放射状细纹。雌鱼体为粉红色,雄鱼为鲜红色,近背部鳞片皆具黄色缘,尾鳍叉形
图片花鲈宽身花鲈

生活习性

播报

编辑

花鲈是近岸浅海鱼类,性情凶猛,能在浅水及河口 [8]中生活。渤海的花鲈每年3月下旬至4月游到近岸及河口索饵,产卵后则到较深水域的海区越冬。孵出的幼鱼在海区越冬,翌年春天幼鱼成群进入河口、内湾及近岸。在自然水域中。花鲈摄食以吞食活体动物为主。故属于肉食性鱼类。花鲈摄食的种类很多,其中以游泳动物为主,故也称为游泳动物食性的鱼类。花鲈摄食种类在一年之内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甚至各月之间的变化也非常明显。花鲈性凶猛,摄食小鱼、甲壳动物等 [8]。成鱼和幼鱼的食物组成有很大差异。早期的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食性转变后以小虾、小鱼和等足类为食,成鱼食物组成中主要是鱼,其次是虾。 [1]

分布范围

播报

编辑

花鲈分布于西北太平洋 [8],北海道、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朝鲜到雷州半岛以西。中国沿海及各大通海江河均有分布 [8],主要产地是青岛、石岛、秦皇岛及舟山群岛等地。在黄海流域仅见于济南以东黄河下游,沿长江曾见于江西省九江。 [1-2]

花鲈分布图 [3]

繁殖方式

播报

编辑

花鲈的雌鱼少数3龄性成熟,大部分4龄性成熟,平均怀卵量为768432粒。雌、雄比例为1.03:1。产卵期是9月中旬至11月,卵是浮性卵。产卵地点是河口相邻海区的近岸。 [1]花鲈是暖温性底层鱼类,常溯河洄游到淡水水域觅食,秋末到河口产卵,冬季回到近海 [8]

养殖技术

播报

编辑

池塘条件

成鱼养殖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以1~5亩为宜,沙壤土底质,淤泥较少,池底平坦,略向排水口倾斜,水深1.5米,排灌水系统完善,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水质良好。池塘经干塘暴晒,在放养前10~15天放水10厘米左右,每亩用生石灰80~100千克,隔天另加漂白粉5千克,化水全池泼洒。 [4]

饵料投喂

花鲈掠食性强,可用鱼糜或冰鲜小杂鱼、野杂鱼肉块喂养,经过驯化可投喂配合颗粒饲料。投料之前先泼浇几下水,以形成条件反射,再投以颗粒饲料,经过数次调驯,只要听到泼水声花鲈就会群游而至取食。选择位置居中地方,用竹、木跳板伸入池中水面,距池岸6~7米,搭设投饵点,这样的投饵点饵料投撒面积大,鱼摄食时不易浑水,而且可容纳较多的鱼均匀摄食。日投饵量在前期鱼体较小时,可按鱼体重8%~15%投喂,每天3~5次,后期随鱼体长大,可按鱼体重的3%~5%投喂,日投2次,投饵量应根据鱼摄食情况和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根据花鲈不喜强光的习性,日出和日落时,摄食旺盛,中午几乎不摄食,所以应注意早晚2次投喂。投时应掌握“慢、快、慢”的原则,开始时少投,将鱼引诱聚集后再快投,并及时扩大投饵面积,使鱼群均匀吃饱,等鱼快吃饱,抢食不激烈后再少投,一直喂到多数鱼离开投饵点为止。一般每次投喂时间在30分钟左右,防止饵料沉底浪费并污染水体。 [4]

苗种放养

花鲈苗种经淡化处理,培育成体长达10厘米左右,放入池塘进行成鱼养殖,成活率高。放养规格力求整齐,以免相互残食,放养密度以每亩1000~1500尾为宜,同时搭配养殖大规格鳙鱼种40尾、鲢鱼种20尾及彭泽鲫200尾,以充分利用水体,调节水质,增加产量。 [4]

水质调节

花鲈属底栖性鱼类,喜欢在清洁、溶氧量较高(4~6毫克/升)、透明度在30~40厘米的水体中生活。在成鱼养殖过程中,应根据水色和透明度灵活及时加注新水。前期,由于鱼小,温度低,水质容易控制,加水、换水周期可长一些。随着鱼体的生长和鱼塘生物量增加,应做到勤巡塘,经常注入新水,合理使用增氧机增氧。9~10月温度适宜,是花鲈快速育肥阶段,不可忽视水质调节。 [4]

捕捞

花鲈极易捕捞,池塘中养殖的花鲈经1~2次拉网可以捕获90%以上的成鱼。但需注意两点:一是在拉网捕捞前应停止投饵1天,因为饱食的鱼胃容量大,被其他鱼冲撞后,极易引起受伤;二是花鲈性凶猛,拉网时由于惊吓也易产生碰伤及相互刺伤。故拉网时尽量选择网目较小的网捕鱼,按量取鱼,尽量不整池拉网。起网时做到网不离水,分段在网中不离水取鱼,这样可使未销售的商或被采捕的商品鱼少受损伤。拉过网的池塘,应该进行1次以预防水霉病为主的水体消毒。 [4]

保护现状

播报

编辑

2007年12月12日,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5]

主要价值

播报

编辑

食用

花鲈肉嫩味美,其肉常做成生鱼片,余下部分则可炖汤,向来是上等的食用鱼类。除鲜销外还可以制成咸干品。 [1]

花鲈自古为中国人民所喜食。宋范仲淹(989-1052)诗云:“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2]

药用

花鲈鱼肉鲜嫩,营养丰富,滋补强身,并具药用价值。花鲈的鳃、肉都可入药。其鳃性味甘、平,有止咳化痰之功效,可用以治疗小儿百日咳。其肉性味甘、温,有健脾益气之功效,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痛、脾虚泄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消瘦等症;若手术后食用还能促进伤口生肌愈合。

明李时珍:“补五脏,益筋骨,治水气,多食宜人。作鲈尤良。曝干甚香美,安胎补中,作脍尤佳。” [2]

花鲈性味甘、平,具有益脾胃,补肝肾,健筋骨,安胎之功效;适合慢性胃痛、脾虚泄泻、消化不良、消瘦及胎动不安者食用 [11]

经济价值

花鲈是次要经济鱼类,是近海重要渔业对象,其鱼肉鲜嫩,除鲜销外还可制成咸干品。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