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哪吒2》才懂:多少孩子终其一生,都等不到“殷夫人式”拥抱

电影《哪吒之魔童脑海》中,最打动我的部分莫过于殷夫人给哪吒的那个拥抱。

当哪吒被穿心咒击中,和殷夫人、李靖一起被困天元鼎时,无量仙翁对哪吒说,只要你吞下灭魂丹,就能救父母于水火。

哪吒救母心切,不假思索就想要牺牲自己。

然而,殷夫人却一把夺过灭魂丹,扔到了岩浆里。

随后,她全然不顾哪吒满身竖起的尖刺和身后熊熊燃烧的三昧真火,紧紧抱住了儿子,并告诉他:

“和你度过的每一天,娘都很开心,娘从没在乎过,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儿。”

“最后了,娘只想再抱抱你,娘不能陪伴你长大了,今后的路你要自己走。”看完《哪吒2》才懂:多少孩子终其一生,都等不到“殷夫人式”拥抱

看完《哪吒2》才懂:多少孩子终其一生,都等不到“殷夫人式”拥抱

就这样,殷夫人保全了哪吒,自己却一点点化作了烟雾。

这一幕看得我瞬间泪流满面,因为它真的是精准的戳中了当妈的软肋啊。

为了孩子,奋不顾身,可以说是每个妈妈与身俱来的能力。

我又不禁想起了在《哪吒1》里,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拥抱:

一出生就是魔丸的哪吒性格暴戾,四处搞破坏。

殷夫人想阻止,却被小哪吒狠狠咬了一口。

但殷夫人并没有推开儿子,也没有因此怪罪他,而是紧紧抱着儿子,安慰道:“别怕,娘在这。”看完《哪吒2》才懂:多少孩子终其一生,都等不到“殷夫人式”拥抱

看完《哪吒2》才懂:多少孩子终其一生,都等不到“殷夫人式”拥抱

这两个拥抱,看似简单,背后却蕴藏着殷夫人用生命托举孩子的智慧。

01

第一重:接纳

在1979年诞生的经典动画电影《哪吒闹海》中,哪吒一出生就被父亲视作“不祥”, 举剑就要将他劈死。看完《哪吒2》才懂:多少孩子终其一生,都等不到“殷夫人式”拥抱

看完《哪吒2》才懂:多少孩子终其一生,都等不到“殷夫人式”拥抱

在成长的过程中,哪吒更是屡屡被家庭否定,是亲人眼中的累赘。

最终,万般绝望的哪吒选择了“剔骨还父,割肉还母”。

而在新版《哪吒》中,哪吒却有了截然相反的命运。

他生而为魔,力量惊人,所到之处,皆是鸡飞狗跳,房倒屋塌。平日里踢个毽子,都能让高墙大院秒变断壁残垣。

因此,哪吒虽然想跟同龄人交好,却受尽了冷眼和欺凌。看完《哪吒2》才懂:多少孩子终其一生,都等不到“殷夫人式”拥抱

看完《哪吒2》才懂:多少孩子终其一生,都等不到“殷夫人式”拥抱

点击播放 GIF

自暴自弃的哪吒也因此变得更加叛逆、顽劣。

但李靖和殷夫人始终没有放弃哪吒,而是坚定地跟儿子站在一边。

当众人都说哪吒是妖,必须要死时,殷夫人却没有否定和拒绝哪吒,只是像哄着平凡孩子那样抱紧哪吒,告诉他:“不要害怕。”

当村民追杀哪吒,要求李靖处死“魔童”时,他毅然为儿子下跪求情:

“李靖家门不幸,日后定会对这个孩子严加管教,一切他的过错,全由我一人承担。”

正是李靖夫妇真心的接纳,让哪吒的魔性逐渐消散,他自愿戴上乾坤圈,甘心在山河社稷图里潜心修行,学着控制脾气。

他们用行动告诉哪吒:

无论你是什么样子,父母都爱你。

你若成仙,父母为你鼓掌;你若是魔,父母陪你变好。【豆包】绘画助手,免费好用!

豆包客户端【豆包】绘画助手,免费好用!

广告

不仅如此,殷夫人也看到了哪吒顽劣之下对陪伴的渴望。

她主动提出和儿子一起踢毽子,哪怕知道儿子力大无穷,自己很可能会受伤也无所谓。

那些被毽子踢进墙里的无数个瞬间,就是殷夫人在用自己的身体当情绪缓冲垫,重塑哪吒对世界的认知。

就像作家侯瑞鹤曾在书里说的,接纳是对孩子最有效的管教。

当父母以宽广的胸怀,毫无保留地接纳孩子的每一面,无论是闪耀光芒的成就,抑或是满是挫折的失败,孩子便能如同在肥沃土壤中扎根的种子,获得了最坚实的力量。

他们会有足够的底气去面对成长的风雨,有足够的自信去追逐心中的梦想。

在人生的旅途上,绽放出独属于自己的绚烂光彩,一步一步走向更好的自己。

02

第二重:理解

都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面对魔童降世的哪吒,村民对他总是百般防备。

有一回,哪吒遇到一个被海夜叉掳走的小女孩。

他几番追赶,拼命与海妖厮杀,好不容易救下小女孩,却无一人相信他的善意,甚至还被村民误解成抓女童的妖怪。看完《哪吒2》才懂:多少孩子终其一生,都等不到“殷夫人式”拥抱

看完《哪吒2》才懂:多少孩子终其一生,都等不到“殷夫人式”拥抱

为此,哪吒心灰意冷,故意说了很多气话。

但殷夫人却始终相信他、理解他:“你压根儿就没想伤害百姓,对吧?你就是气他们误会你。”

哪吒听后,表面上不动声色,转过身,泪水却夺眶而出。

随后的几天里,李靖和殷夫人四处调查,最后发现了海妖残存的黏液。

李氏夫妇一道向哪吒细细解释海夜叉的身份、习性、攻击方法,向哪吒表明了态度:我们相信你。

被理解的哪吒重振旗鼓,走出怨恨,回归善良。

还记得心理学上的“贴标签”效应吗?

当一个人被贴上一种标签后,他就会做出相应的自我印象管理,最终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标签的内容相一致。

因此,正向标签永远比贬低责骂更有力量。

想要孩子变好,最好的做法,一定不是用怀疑和否定打压现在,而是用理解和信任展望未来。豆包PC版_操作便捷_免费下载安装

豆包客户端豆包PC版_操作便捷_免费下载安装

广告

这让我想起旅游博主房琪的故事。

在房琪的第一本书中,详细讲述了自己是如何二战高考最后上岸三本院校、辞去央视“铁饭碗”后,又转战自媒体,最后成为拥有千万级粉丝的旅游博主。

能够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房琪无疑是幸运的。

但回溯她的过去,就会发现,这份幸运其实离不开母亲的理解和支持。

高考落榜后,房琪也曾一度陷入迷茫。

别人都劝房琪认命,但母亲却始终理解女儿的梦想,支持女儿复读。

为了陪女儿参加艺考,母亲摇摇晃晃坐了35个小时的火车硬座,带女儿一起踏入中国传媒大学的校门。

而房琪,也取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绩。

虽然最后,房琪因为文化课差9分与中传失之交臂。

但母亲的爱和理解,却塑造了房琪坚韧不屈的品质:

“我叫房琪,不放弃。”

也正是凭借这股韧劲,后来的房琪才能一路乘风破浪,和这个世界死磕到底。

作家鲁迅曾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若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成见,足以毁掉任何一个本来优秀的孩子。

而父母发自内心的理解,却能够帮助孩子逆天改命,创造奇迹。

03

第三重:引导

无论哪吒表面上看起来多么叛逆,但其实他的内心一直因魔丸的身份而备受煎熬。

所以,当他要和崇拜已久的哥哥们见面时,哪怕非常期待,却依旧选择了让敖丙上身代他相见。 

所以,当母亲即将死亡时,他才会嚎啕大哭着道歉:“我没用,我好没用,我生来就是魔,让你们受苦,连累你们……”

为此,殷夫人早早洞悉了儿子的内心,一次次地引导他:“人心都是肉长的,若你待百姓如亲人,他们又岂会把你当妖怪。”

一次次地拥抱他:“和你度过的每一天娘都很开心,也从未在乎过你是仙是魔……”

最终,哪吒能逆天改命,不仅是因为天生神力,还有殷夫人用1460个日夜告诉他:

不管你是什么样子,你都是娘最骄傲最爱的宝贝。

正如梁启超所说,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教子要有方,爱子要有道。看完《哪吒2》才懂:多少孩子终其一生,都等不到“殷夫人式”拥抱

看完《哪吒2》才懂:多少孩子终其一生,都等不到“殷夫人式”拥抱

我最近正在重温一部纪录片《零零后》,里面有个跟哪吒不相上下的“小魔头”。

5岁男孩池亦洋,在幼儿园里,经常欺负同学,动不动就威胁说要把别人“打成肉泥”;

老师管教他,他却大声顶嘴,争论不过就大喊“混蛋,我走了”。

直到他遇上了园长李跃儿,李跃儿发现池亦洋虽然调皮、霸道,但他说话、做事总有一种让其他孩子信服的魅力。

于是,在园长的引导下,池亦洋不再欺负同学,而是主动调解小朋友之间的矛盾。

同时,池亦洋的父母也开始学着园长的样子,观察孩子、理解孩子,最终帮助孩子。

就这样,他们发现池亦洋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在运动方面很有天赋,父母说:“多给他(池亦洋)几次机会,然后让他体验呗,让他自己从里头选。”

池亦洋也在一次次尝试中,爱上了橄榄球。

在15岁的时候,池亦洋就因为成绩优异进入了国家队,还代表中国参加了世界橄榄球青年锦标赛。看完《哪吒2》才懂:多少孩子终其一生,都等不到“殷夫人式”拥抱

看完《哪吒2》才懂:多少孩子终其一生,都等不到“殷夫人式”拥抱

这一刻,观众才理解了《零零后》的导演张同道的一段话:

“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但我们的教育中最缺乏的一环就是‘观察孩子’。

如果我们都能清楚地了解到孩子在做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身心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发现这些前因后果,那么一定会找到正确的引导方法。”

父母的耐心引导,是孩子成长中不可获取的养分。

特别是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以更高的视角审视问题,不断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才能打破固有的思维枷锁,照亮孩子前方的道路。看完《哪吒2》才懂:多少孩子终其一生,都等不到“殷夫人式”拥抱

看完《哪吒2》才懂:多少孩子终其一生,都等不到“殷夫人式”拥抱

04

写在最后

作家劳伦斯·科恩在《游戏力养育》一书中写道:

“接纳,是如其所是地看到孩子,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看完《哪吒》后我才懂得,所有教育的难题,答案就藏在母亲那个没有退缩的拥抱里。

真正的治愈,从不是纠正孩子的错误,而是先接住他最不够好的模样。

在所有人放弃他时,坚定地给予他最后一份托底。

毕竟,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用接纳、理解和引导铸造一个温暖的港湾,让孩子在这里修补成长的羽翼,最终在广阔的天空自由翱翔。

愿我们的孩子在竖起尖刺时,都能获得一个“殷夫人式”的拥抱。电影《哪吒之魔童脑海》中,最打动我的部分莫过于殷夫人给哪吒的那个拥抱。 当哪吒被穿心咒击中,和殷夫人、李靖一起被困天元鼎时,无量仙翁对哪吒说,只要你吞下灭魂丹,就能救父母于水火。 哪吒救母心切,不假思索就想要牺牲自己。 然而,殷夫人却一把夺

电影《哪吒之魔童脑海》中,最打动我的部分莫过于殷夫人给哪吒的那个拥抱。 当哪吒被穿心咒击中,和殷夫人、李靖一起被困天元鼎时,无量仙翁对哪吒说,只要你吞下灭魂丹,就能救父母于水火。 哪吒救母心切,不假思索就想要牺牲自己。 然而,殷夫人却一把夺

来源:男孩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функции Be Going to

小学阶段 Be going to 用法 & 练习

” Be going to ” in Primary School

Part 1. Usage

小学阶段,《外研版》be going to 有两种用法:

Usage 1:
Be going to + 名词
表达即将发生的事情.

We are going to Beijing=我们正要动身去北京.

Usage 2:
Be going to + 动词原形
表达计划要做的事情

I am going to visit my grandpa.=我打算去看我爷爷.

Part 2. Practice

  1. I __ visit my grandparents this weekend.

A. am going to
B. will
C. be going to

  1. Look at the clouds. It __ rain soon.
    A. is going to
    B. will
    C. are going to

  1. He __ study hard for the exam next week.
    A. is going to
    B. will be
    C. going to

Copyright by Helle. Xue

English Department

No. 1 Middle School, Peach Blossom Town, Shihezi, Xinjiang, China

Дети прячут в голове проблемы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把很多事藏在心里,悲伤难过孤独无助等等等等,那等他长大,这个孩子会是什么样子?

Kids burying trouble in mind


自卑,不管做什么都会带着不自信。

衍生出性格古怪的人,比如我,人前人畜无害,性格好脾气好,人后极度冷漠孤僻。

讨好型人格,会圣母情节严重,真的不适合谈恋爱,也会抓住那一点点的温暖放弃一切,真的踏入万丈深渊也无所谓,所以很多时候不管是友情爱情都只是在无限感动自己和虐哭自己。

也会斤斤计较,这个与我上面说的不矛盾,是共存的,极度自私,也极度无所谓,但是无所谓,这些黑暗都不会告诉别人。

我依旧是人畜无害的……

我从不伤害别人,只是一直在伤害自己。

还有另外一种性格……那种并不好……就不说了。

发布于 2018-10-28 14:54

​赞同 9​​3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我就是这样长大的孩子,自己长大的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那时候也是刚记事,家庭的温暖也不知道是什么感觉,没有家庭的回忆。

父母也并不疼爱我。

被继父猥亵过。

我和正常长大的孩子看起来没什么区别,接触起来也没区别。我很热情,幽默,友好。

但是我心里依然知道我和他们不一样。

说不出来哪里不一样但是我知道缺了很多东西。

我有很多朋友,也有特别亲近的朋友,但是我不会相信他们,始终坚信人只能依靠自己。

有时负面情绪控制不住时会特别阴暗,恶意揣测别人。但是也只有我自己知道。

没有安全感,没有未来。

恐婚恐育。

不是很想作为人每天面对那么多事情,想化成一粒尘土或者一片空气。

抑郁症过,但是现在基本治愈吧。没看心理医生,自己

发布于 2018-10-28 21:32

​赞同 3​​1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opportunity

opportunity

By happy with what you have.​ 关注

2 人赞同了该回答

这个孩子可能会逃避我现实,童年留给他的是成长阴影。(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但是这也可以改变的,学会去宽容一些不公……

这个主要靠孩子自己接触的东西来说明(比如:学校教育、朋友、偶像、书籍、电影)

孩子大部分接触的事物是潜移默化的,无形之间就会在其中学到一些道理。

ps:这个还是需要朋友、老师等等的群体来引导诱导这个孩子,现实生活中诱惑很多,要善于发现一些好的诱惑哦

需要自己去发现观察孩子……

(哔哔了这么久,我也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这只是我的感想与经历)

构建英语体系—Except & Besides

Английское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о—Кроме того и кроме

首先我要说,这个问题提的很好,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包含了中外对于逻辑的理解. 先看示例:

Besides

Besides reference books, Marry also bought some pens. 除了参考书,玛丽还购买了一些钢笔.

Except for

Except for huge expensive tickets, Disneyland is a nice amusement park. 除了门票死贵以外,迪士尼还算是个不错的娱乐园.

总结: Besides=What’s more=同类=做加法 (Besides=apart from=in addition to) Except for=Only=异类=做减法 (Except for=except=other than)

拓展

关于类别;关于加减法则;其实我们在刚接触英语时候就遇到过,比如,肯定句变否定句:

I have some apples. (变否定句) 这个题,应该是小学的吧 正确:I don’t have any apples. 错误:I don’t have some apples. (有谁思考过,这个为社么是错误的?)

其实这个用逻辑 & 数学都可以去破解,理解了以后,你就会理解老外们如何理解世界。我们学了数轴,用数轴去理解,如下:

I have some apples. (数轴正数集合,>0) I don’t have some apples (数轴负数集合,<0) I don’t have any apples (数轴正数集合, 负负得正,从这就可以看出,所谓的助动词,其实就是 +/-号,这里don’t= -号;那么do = +号,这样,英语就好学了,你可以清晰看出老外这么做的意图了)

For more information, contact us:

E-mail: [email protected]

WeChat: 183-2103-3908

Link Hub:

@purement

https://lhub.to/purement

Инверсия—Общее

倒装句—概述

Inversion—General

【英语语法】看完这篇总整理,  "英语倒装句"  不再让你头大!

目录

校对/ Westia Sun

大家在学英语语法时碰到倒装句型,

是不是都觉得很复杂、搞不懂呢?

今天小编就帮大家整理出五大倒装句的用法,

再一一替大家说明句型的语法喔!

否定

当句中要强调 “几乎不” 、 “从不” 、 “绝对不” 的时候,

这时的 “否定副词” 放到句首,后面就要倒装。

【用法】否定副词+ be 动词 / 助动词 / have, has, had + 主语

  • 表达 “几乎不” 、 “从不” 等意思的常见否定副词:never, hardly, seldom, rarely, little
  • 表达 “绝对不” 、”不可能” 的常见短语:by no means, in no way, under no circumstances

【例句】

I will never talk to him again. (倒装前)

→ Never will I talk to him again. (倒装后)

我再也不会跟他说话了。

句子本来只有一般动词,没有 be 动词、助动词的话,

就要自己加入 do / does / did 作为助动词喔!

【例句】

We hardly saw each other after graduation.(倒装前)

→ Hardly did we see each other after graduation. (倒装后)

毕业后我们几乎没见到对方。

只有 “Only” 

当句子中要强调 “只有” 的时候,

这时的 “only” 放到句首,后面就要倒装。

【用法】 Only + 介词短语 / 从句+ 助动词+ 主语

  • 介词短语:by…, with…
  • 从句:when, after…

【例句】

You can master something only by constant practice.(倒装前)

→ Only by constant practice can you master something. (倒装后)

只有透过不断练习,你才能真的精通一件事。

I will forgive him only when he apologizes sincerely. (倒装前)

→ Only when he apologizes sincerely will I forgive him. (倒装后)

只有当他诚心诚意的道歉,我才会原谅他。

如此…以至于… “So…that”

当句子中要强调 “如此…以至于” 的时候,

这时的 “So” 放到句首,后面就要倒装。

【用法】So + adj. + be 动词 + 主语 + that…

【例句】

She is so gorgeous that every woman envies her.(倒装前)

→ So gorgeous is she that every woman envies her. (倒装后)

她太美了让所有女人都嫉妒她。

直到…才 “Not until”

这个句型应该是高中语法必考吧!

当句子中要强调 “直到…才” 的时候,

这时的 “Not until” 放到句首,后面就要倒装。

【用法】Not until + 主语 + 动词 + 助动词 + 主语 + 动词原型…

【例句】

She did not come home until midnight. (倒装前)

→ Not until midnight did she come home. (倒装后)

她一直到深夜才回家。

I did not burst into tears until I knew the end of the story.(倒装前)

→ Not until I knew the end of the story did I burst into tears. (倒装后)

直到我知晓了故事结局我才哭出来。

假设句

这个句型也是高中重要句型~

当句子中要强调假设语气的时候,放到句首,后面就要倒装。

【用法】Had / Should / Were + 主语 + 动词 / 名词,主语 + would / should / could / might + 动词原型

【例句】

If he had been here, the problem would have been solved. (倒装前)

→ Had he been here, the problem would have been solved. (倒装后)

如果他在这里的话,问题早就解决了。

【语法解析】

原句是在假设 “与过去事实相反” 的假设,

要表达与过去事实相反的假设,要用 “过去完成式” (had + pp),

后面的主要从句则是在助动词后加上 “现在完成式” (have + pp)。

【例句】

If it should rain tomorrow, I would stay home. (倒装前)

→ Should it rain tomorrow, I would stay home. (倒装后)

万一明天下雨的话,我就待在家。

这样对于倒装句有没有更了解了呢?

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欢迎和 Engoo 老师讨论喔!

Как выражается «Ученик»

如何表达“师姐”?

How to express “Apprentice”?

中国的盆友们在聊天的时候,不管聊学习啊,聊生活,都离不开聊到有关师哥师姐,学长学姐,导师辅导员等等的内容。可是碰到这种表示尊敬的称谓(脸上笑嘻嘻,心里在呵呵),用英语聊天时,就蒙圈了,学长怎么说?师姐怎么说?涨知识:如何用英文称呼“师哥师姐”?

说到师哥师姐,来源于中国武术文化。师从同一个“师父”的学徒们(apprentices),我们可以叫做“同门师兄弟(姐妹)”,英文直译过来就是”senior/junior male/female fellow apprentices”.

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The master teaches the trade, but apprentice’s skill is self-made.

这句话中出现了:师父(master)以及徒弟(apprentice)。基于此,我们可以把师哥叫做senior apprentice或者 senior schoolfellow,但过于中式,不属于地道的表达方式。

那么怎么才算是地道的表达呢?

英语中有一个词汇:alumnus男校友 (注意:女校友是alumnae,复数形式为:alumni), 也许是最接近“师哥师弟”这层含义的单一词汇。例如:

John and I are both alumni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约翰和我都是芝加哥大学的。

但这句话同时暗示:“我们”都已经毕业了。

所以在英文中,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单词能代表“师哥”的含义,所以需要其他表达来帮忙。我们可以说:

We’re both majoring in business at Stanford University.
我们是在斯坦福大学学商务的同门。

He shares the same major as me but is senior/junior to me.
他是跟我同专业的师哥/师弟。

Lisa and I both studied under Professor Smith, though at different times.
我和丽萨都在史密斯教授门下做研究,只不过不是同届罢了。

He’s in my same major but a year ahead.
他是跟我同专业的上届师兄。

She’s in my major but a year below/behind me.
她是跟我同专业的下届师妹。

We both studied at the Boston Bio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and Ethan is my senior by two years.
我们都在波士顿医学研究所学习,伊森是比我高两届的师兄。

由于美国文化中不那么在意“师兄弟”之类的关系,英美人亲兄弟姐妹之间也以名字相称,如果在同一个实验室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以下的对话:

A: Hey, dude, let’s go for a picnic this Saturday.
A: 老兄,这周六咱们去野餐。

B: Great!
B:好啊!

上面的对话中,对实验室的同学称呼为dude。这里也可以替换成Bro,意思是哥哥或弟弟,相对应的,Sis 就是姐姐或妹妹。例如:

A: Sis, it’s raining outside!
A: 姐姐,外面下雨了!

B: Crap!We need to take the clothes back!
B:糟糕!我们要回家收衣服!

最后补充几个大学里常用的称谓表达:

辅导员 counsellor

助教 tutor/assistant

讲师 lecturer

教授 professor

导师 supervisor

硕士生导师 supervisor of postgraduate/ graduate supervisor

博士生导师 doctoral supervisor/ PHD supervisor

Об эксперименте по определению соотношения кислорода

关于初中化学实验—-如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初中化学以及中考必考实验分析—-“如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个实验是一道中考必考实验分析题,但很遗憾,很多学生学得一头雾水,“怎么突然跑出来个红磷?“ ”什么鬼?没弄懂”。本文基于化学思路和物理思路,谈谈自己的见解。

Knowledge Background

切入任何学科和假设,都要考虑知识背景。这里无论化学思路以及物理思路,都是基于空气化学结构成分已知的情况下,即已知空气中,氮气(78.09%)、氧气(20.95%)、稀有气体(0.934%)、二氧化碳(0.034%)、水蒸气和杂质(0.02%)

a. 化学思路

其实这个实验用意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还原或让学生尝试拉瓦锡做过的实验,先看下拉瓦锡的实验:

拉瓦锡原始实验中,使用的是汞—-Hydrargyrum (常温常压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我们课本中使用的是红磷—-其实本质是一样的,通过密闭容器中空气的减少=水量的增多,来测量丢失的空气(增加的水量)即是氧气的容积。这个其实和曹冲称象一个道理.

换句话说,这个实验也是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反实验,看下阿基米德洗澡,啊不,阿基米德洗澡时发现的浮力定理:

还不理解的话,其实柯南同学这部卡通就完美的解释了初中化学实验:“如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提示:柯南使用的又是煤油-Karosene.

我们看,从最初拉瓦锡使用的汞;书本中使用红磷;柯南同学使用煤油;其实使用什么不是重点。基于的理论其实是物理的能量守恒:物质得到的能量=物质失去的能量。简单说,比如烧水,热能最后转变成动能去顶起壶盖,瓦特利用这个能量守恒,发明了蒸汽机,在蒸汽机里,水推动机械的能量=获得的热能。

TIPS:

化学中配平方程式也是基于这个能量守恒原理

b. 物理思路

已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密闭容器中看动物的反映,抽出一定量的空气到另一个容器。不过这种方法大约测量数据会不太准。只是个启发和假设。碰见问题,不用局限于学科;其实很多学科都是综合性学科;比如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攻破这些学科,还是要多去图书馆

最后,放松下,来预览下即将上映的大片 <Dirty Angle>

Используйте преимущества красного фосфора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соотношения кислорода

利用红磷测量氧气含量

Take advantage of red phosphorous to detect oxygen ratio

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中含有人体需要的氧气,那么同学们知道空气中氧气含量为多少?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常用仪器及药品】集气瓶、燃烧匙、橡胶 塞、弹簧夹、乳胶管、玻璃导管、烧杯、红磷。

实验原理】红磷+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

利用某些物质(如:磷)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不生成气体,生成固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让水进入容器.测定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

(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4)红磷燃烧停止,慢慢白烟消失,等瓶内恢复到常温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1)红磷燃烧时发黄白光,放热并产生大量的白烟。(2)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剩余气体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的性质。

Экспериментальное соотношение кислорода в воздухе

化学实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Experiment of ratio of oxygen in air

在初中阶段,学习化学的基础是实验,在平时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把课本上的实验理解透彻。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点实验,但很多同学在对实验装置的理解不够好,分析原因时容易出错。

认真思考:

我们要确定本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选取可燃物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减小,由于压强的差异,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约等于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反应原理: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

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在进行实验时,关闭弹簧夹,引燃燃烧匙中的红磷,快速放入集气瓶并拧紧,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①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②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得出 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可支持燃烧。

但在实验时,我们很多时候得到的结论并不是O2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会出现O2体积小于空气体积的1/5,或出现O2体积大于空气体积的1/5,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导致的上述现象。

导致O2体积小于空气体积的1/5的原因:

①红磷量不足,燃烧时没有耗尽瓶内氧气;(瓶内氧气还有剩余)

②瓶塞没有塞紧,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装置漏气,外界空气进入集气瓶)

③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瓶内压强与外界压强差没有达到最大值)

④导管内未事先充满水影响实验结果。

导致O2体积大于空气体积的1/5的原因:

①弹簧夹没有加紧;(燃烧时瓶内压强增大导致部分空气从弹簧夹处漏出)

②红磷升入瓶中的速度太慢。(红磷已经放入瓶内对瓶内空气加热,瓶内空气体积膨胀,瓶塞没有塞好导致气体逸出)

由于这套实验装置容易造成误差,所以我们可以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下图:

最后一幅图中,利用铜粉消耗装置内的氧气,注射器来测量空气的体积,气球平衡内外气压。整个实验过程中,装置一直处于密闭容器中,使整个实验结果比较准确。

Определение соотношения кислорода—Подробная версия

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详细版本

Detect ratio of oxygen—Minute version

初中化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通过红磷燃烧消耗氧气,观察水位变化,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1/5。需注意实验细节如红磷量、装置气密性等,否则影响结果。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初中化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实验

1. 实验目的: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理解空气的组成以及氧气在空气中的大致比例。

2. 实验原理:

– 利用可燃物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减小。由于压强的差异,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约等于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3. 实验器材:

– 集气瓶、燃烧匙、烧杯、玻璃管、乳胶管、止水夹等。

– 实验药品一般选用红磷,也可以选用铜粉等(但碳、硫、铁、镁等通常不适合作为该实验的药品,因为碳、硫燃烧后生成气体,铁在空气中难以燃烧,镁能与氮气、二氧化碳等反应,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4. 实验步骤:

1.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 5 等份。用止水夹加紧胶皮管(或乳胶管)。

2.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3.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5. 实验现象:

–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 1/5 体积。

6.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5。

7. 注意事项:

– 红磷必须过量,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量结果会偏小。

– 装置气密性要好,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测量结果会偏小。

– 导管中要注满水,否则当红磷燃烧并冷却后,进入的水会有一部分残留在导管中,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 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 点燃红磷后应立即塞紧瓶塞,否则测量结果会偏大。

8. 误差分析:

– 测量结果小于 1/5:装置漏气;红磷的量不足;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导管中有少量水残留;红磷燃烧不充分,瓶内残留有氧气等。

– 测量结果大于 1/5:点燃红磷后,插入燃烧匙时瓶塞子塞得太慢,使得瓶中空气受热膨胀部分空气溢出;实验开始时未夹止水夹(或未夹紧)等。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Ученик

孔子拜师

Kongfuzi’s Apprentice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的意思是,与他人同行,只要善于观察,总能从对方身上学到东西。

当年,就连孔子这位思想巨人,也曾经拜一个7岁的小孩为师,这其中原因令人好奇。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遇见聪明的村童

有一日,孔子率领弟子来到了碑廊地境游历看着路旁金黄的麦田和婆娑起舞的稻草人,心情舒畅。

他们一路走一路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纵情大声朗诵诗词,谈笑风生,十分惬意。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突然,前方路口出现几个身着粗布衣裳的小孩子,他们在路上玩着滚铁环的游戏,兴高采烈的嬉戏声传入孔子的耳中,马车只得停下来避让。

其中一个头戴斗笠的男孩却站在路中间一动不动,像个小霸王,孔子看着这个顽皮的孩童,忍不住皱眉,略感不悦地问:“无知的孩童,为何挡我们的路?”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孩童听罢,抬头望了望眼前这位满脸皱纹的老者,心中立刻升起一股叛逆劲,决定戏弄戏弄这些来路不明的过客以解恼。

他昂起头,理直气壮地说:“自古以来车辆都要绕过城池,如何能够从中闯过去?要过城池只能找大门,这就是古训!你们非要硬闯,可不懂规矩!”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闻言,颇感奇怪,环视四周的田野,不解地问:“可这里哪里有什么城池?”

孩童伸手指向路下,一本正经地说:“城池就在你们脚下,是用来挡住车马军队的,倘若放你们通过,岂不是失职?”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原来这些淘气的村童用路旁的土块石头搭起了一个临时的城垒,假装守卫著路口,孔子听后,忍俊不禁,随即识破这孩童的恶作剧心思。

他下了车,亲自查看这孩童们用泥巴垒起的假“城墙”,略感尴尬,他看着男孩的眼睛,严肃地问道:“就算我们的车从你们的‘城墙’上面过去又能如何呢?”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孩童不慌不忙,淡定地说:“真正的城墙可是结实的,一旦关闭城门,你们就困在外头了,难道我们还要让开路让你们过吗?这‘城墙’虽然简陋,但意义何在,你我皆知。”

孔子听后哑口无言,自己刚才确实小看了这孩童的机智,他微微颔首,表示尊重这孩童的游戏规则,只得命车夫拉着马车沿小路绕过这块“城墙”,继续向村子进发。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然而,孔子的几个弟子却看不惯这孩童的无礼举动,子路最是心中恼火,他认定这孩童在故意刁难他们。

子路四处张望,看到不远处田埂上有个相貌与孩童稍有些许相似之处的壮年农夫正在辛勤地锄地,他猜想这位应该就是孩童的父亲了。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子路打算拿这个农夫开刀,就晃到田埂前,把锄地的农夫拦住,故作玄虚地问:“喂,且说你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地在地里辛苦,手中的锄头不知要重复抬起放下多少次,你可曾细数过?”

农夫本正在聚精会神地锄草,一时被这个莫名其妙的问题弄得满头雾水,迷茫地望着子路。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子路见状更加志得意满,暗自窃喜,觉得自己终于出气了,不料,孩童像有某种心灵感应一般,迅速跑了过来。

他站在父亲身边,义愤填膺地对子路说:“我的父亲年年都在田里辛勤劳作,他心里自然有数自己一天要重复多少次了,我倒要问你们这些坐车出行的书生,是否也数过自己的马儿一天要重复踏步多少次?”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子路哑口无言,被这个聪明过头的小孩打得体无完肤,孔子在不远处见状,心中竟涌起一丝敬佩之情,他走上前来,决定与这个聪明伶俐的孩童好好较量一番。

孔子笑着对男孩说:“小朋友,我看你聪慧过人,不愧是村中奇才,我们来比试比试如何,你我各出三题难倒对方,谁输了就要拜谁为师,如何?”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孩童听说能跟眼前这位满头白发的老者比试,兴奋不已,毫不犹豫地说:“好啊,有趣!一言为定!”

于是,第一回合孔子先出题,他提出了一系列看似互相矛盾的问题:“世间哪里的井水会没有鱼?什么火把没有冒烟?什么树木上不会长叶子?什么花儿不会开枝?”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孩童听了,思忖片刻,觉得这老头子的问题实在太不按常理出牌了,一定是刁难自己。

但他很快想明白孔子的用意,便道:“井水无鱼,萤火无烟,枯树无叶,雪花无枝,您说的极是!”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听后目瞪口呆,被这个巧妙的回答难住了,这孩童的思维确实敏捷过人。

接下来该孩童出题了,他继续问孔子:“世上哪座山上永远不会有石头?什么车子上不需要安装轮子?什么母牛不会生小牛犊?什么种公马不会生小马驹?又有什么男人不会有妻子?什么女人不会有老公呢?”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连连摇头,说道:“小朋友啊,你的问题实在让我无法回答,请你赐教。”

孩童立刻露出得意的笑容,解释道:“泥土堆积的山上就没有石头,轿椅不需要车轮,泥塑的牛自然不会生小牛,木头雕的马也不会有马驹,上天入地的仙人是没有妻子的,仙女也不会有丈夫!”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听后恍然大悟,被这孩童的机智和聪慧深深折服了,第三轮该到他出题了,孔子决定使出浑身解数,拿出最难的问题,这样才能考倒对手。

他清了清嗓子,庄严地说:“人都依赖天上的日月星辰赐予的光芒和地上五谷来维生,那么我问你,漫天的星斗有多少颗?地上成熟的庄稼每年能收割多少粮食?”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孩童听了孔子的难题,并不慌张,他仰头望天,想了几秒钟,然后开口说:“天高不可枪,星辰数不清,土地广阔无边,庄稼成色佳,一天一夜,星辰转换,一季一收,庄稼丰盛,数量聪明人不问,生生不息最宝贵。”

孔子听完后脸上现出欣慰的笑容,再次对这个聪明过人的孩童刮目相看。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三题过后,孔子心悦诚服,正要打开天灵盖,虚心拜这神童为师时,只见孩童忽然一个纵身,跳入了不远处的一湾清池里,溅起一大片水花。

孩童从水中冒出头来,模样狼狈不堪,但脸上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容。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他调皮地对孔子喊道:“要行拜师之礼,必须新师新徒都洗净身子!您也下来沐浴吧,我等您噢!”说罢就又潜回水下,不见了身影。

孔子站在池边,又气又笑,他也想下水陪这小鬼玩,但年过古稀的他早已不敢贸然入水。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见孔子迟迟不动,孩童又跳出水面,继续出难题考他:“夫子可知鸭子为何能浮在水上不沉?若是葫芦落水又为何不至沉底?”

孔子思索片刻,说鸭有离水的绒毛,而葫芦内空体积大才可以浮起,谁知孩童立刻又举出葫芦虽无羽毛却能浮的例子,让孔子再次哑口无言。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几轮交锋过后,孔子彻底被这个聪明过头的村童折服了,当场拜他为师。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奇童项橐

当地有一户普通老百姓家庭,姓项,妻子魏氏,一日,魏氏与邻居上山挖药,突然间分娩在即,在山顶的西北角生下一个男孩。

孩子出生时哭声响亮,回响山谷,邻居看这个孩子体格强健,脱口说他像个小口袋,就取名叫项橐,就是孔子遇到的那个神童。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项橐从小机灵聪明,经常追问父母“为什么”,有一次,一场夏日骤雨来临,项橐站在屋檐下观察闪电打雷的情形,他好奇地问父亲为何会有雷电。

父亲随口回答说是老天在打击妖魔,项橐继续追问为何冬天不打雷,父亲被聪明的问题难住,无法回答。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还有一次,一个身着官服的差役来到项家讨饭吃,他却无理取闹,要求准备20样菜肴招待。

项橐的父母无奈之余,项橐灵机一动,让母亲烙个大饼,用大蒜和酱拌些生熟韭菜就可以应付,果然,差役吃过简单的饭菜后,对项橐的机智赞不绝口。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其实,项橐七岁时,已经对天文、地理、兵法有通透的理解,并对老子的学说颇有心得。

当时诸侯国齐国的丞相田忌前去拜访,被年幼的项橐用玄虚的言语驳倒,田忌大惊,向齐王推荐项橐。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后来,孔子前来拜他为师,孔子云:“吾以次子事汝,”项橐拒绝了,他说自己年龄尚幼,无法讲学问人,这让孔子更加佩服他的谦逊与智慧。

然而超人的天赋,也为项橐招来杀身之祸,齐王多次遣使前来,要挟利诱,意图让项橐到齐国辅佐,项橐谢绝道:“生为鲁人,死为鲁鬼,不忍背义弃国。”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齐王震怒,派兵将项橐抓到荒山处活活凌迟至死,项橐临死前说:“吾本不死,死因国破家亡,”似是预见齐国将因此遭天谴。

项橐死后,父母前来寻找遗体,想全尸而葬,突然之间,项橐的尸体化作风雾不见,只剩下衣冠,父母哀恸欲绝,这更加证实项橐已得道成仙。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为缅怀这位神童,后人在其故里建庙供奉,并塑像以志纪念。

每逢旱灾,民众便来求雨,祈求神童保佑庄稼丰收,相传每逢下雨,此地从不降冰雹,因为神童不忍伤害乡亲的庄稼。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场拜他为师

项橐一生坚持仁义,至死不屈,以少年之姿就预见了国家兴亡,他犹如上天派来警示世人,却不幸遭殃。

项橐的传奇一生,令后人敬仰和缅怀他卓越的品格与境界。